连“瓷母”中也没有的秘色釉,在她的手中复活
2017-12-19 11:02:38 来源: 菜掌柜 句章是座城 2017-12-18
上林湖畔,1000多个日日夜夜
当尚有余温的窑炉打开
青碧色的釉面,晶莹润泽
就如同上林湖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
等候了许久的施珍几乎脱力:
“秘色釉,终于复活了”
夺得千峰翠色来
烧制了千年,又消逝了千年
这句话,说的就是代表着青瓷最高艺术水准的越窑
东汉时,中国最早的标准意义上的瓷器在越窑烧制成功
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为“母亲瓷”
然而,到了北宋末年,烧制了一千多年的越窑火焰熄灭
所以在中国五大名窑里,再也看不见“越窑”的名字
1987年,发掘自西安法门寺唐代地宫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之一
从出生之日起,就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
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所以得名“秘色”
自唐至五代,无数上乘的“秘色瓷”从越窑中产出
却也在一夜之间,消失了踪迹
从此,“秘色”一词,仅仅存在于古人只言片语的诗文之中
在西安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13件秘色瓷中
每件瓷器的底部那小小一方“上林湖供”的字样
点亮了上林湖沉寂了千年的越窑
也点亮了秘色瓷复活的希望
越窑青瓷传承人——施珍
故事的主人公施珍的外婆家,就在上林湖畔
小时候,湖边清凉的碎瓷片,就是她的玩具
这种冥冥中对青瓷的喜爱,终于在16岁那年生根发芽
那一年,她决定跟随三爷爷
中国现代陶艺教育理论家、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施于人一起远赴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随后
考入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
施珍作品:上林秘色——法门瓷缘
1997年,施珍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陶瓷美术领域的交换生
来到了韩国首尔产业大学研习陶艺
而她当时的老师,就是著名的“手拉手”雕塑作品的作者
陶艺教授韩枫林
施珍工作中
韩国的陶艺风格,注重个性和自由
有一次施珍拉坯时不小心留下了不规则的边缘
她战战兢兢地对韩枫林说:“拉坏了,重做。”
没想到,韩枫林却心生赞叹:不规则也是一种率性之美
因为“拙味”留下手的痕迹,才使作品有了鲜活灵动的生命
施珍有所触动,开始留意起游离于循规蹈矩之外
不经意间流泻下来的美
施珍作品:缠枝纹草洗
2000年,施珍学成归国回到慈溪
建立了上越陶艺研究所
随后,她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青瓷协会会长
徐朝兴唯一的女弟子
而正是徐朝兴,复活了龙泉青瓷中的冰裂纹
“那么越窑青瓷为何不能破解秘色瓷的奥秘呢”
这句话,开始成为了日夜萦绕在施珍心里的信念
施珍细心雕琢
于是,她开始着手“秘色瓷”的涅槃重生
从陶土配方、釉料,到烧制火候,开始一步步摸索
每一炉开窑,她都会对照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的颜色
和从上林湖边挑选出的碎瓷片进行比对
用眼睛和心灵感悟相似和不同之处
然后再思考工艺流程的改进
最终结果出来前,谁都不知道烧制出来的结果
瓷器,是一门火的艺术
每一位陶瓷匠人,更像是一个个火中取莲人
在烧制过程中,任何一点细微的元素变化
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色彩
在某种意义上,复活一种釉色
往往比创造一种新的釉色,更加艰难
施珍作品:缠枝玲珑双耳瓶
曾经一度想要放弃,施珍几乎记不清自己烧了多少次窑
和伴随而来的一次次失败
起初,她精心地把装好瓷坯的匣钵搬到窑膛
等打开窑门,面对成品率为零的现实
哭出了声
虽然如此,她仍满怀着激动与期盼
一次次的,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
接受着瓷坯在火中的蝶变
而当她烧制成功第一件作品《上林随想》时
终于再一次热泪盈眶
施珍作品:上林随想
3年时间,几番困难重重,秘色瓷的烧制成功率
终于在施珍的手里逐步提高
累计百余种越窑青瓷精品也一一从她手中复活
千峰翠色,是为秘色
失传千年的古老技艺
终于重见了天日
施珍工作中
古人是浪漫的,他们
把瓷器最早呈现给我们的颜色称为青色
这种介于绿、黄、蓝之间的颜色
被他们认为是天地融合的象征
而它,恰恰就存在于上林湖
不论春夏秋冬,湖水的颜色永碧
而在湖畔,尽管有了一千多年的空白
但不论汉唐,还是如今
“巧剜日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的青瓷,却始终展现着它薄冰美人的身姿
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