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越窑青瓷,G20杭州峰会熠熠生辉
2016-09-19 15:19:53 来源:微信公众号 2016年9月9日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为期两天的G20峰会业已闭幕,
而在峰会其间如西湖的出水芙蓉一般,
宛转绽放的越窑青瓷正享受着G20杭州峰会的东风,
走进世界的眼中。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国家元首休息区,静静驻立着由慈溪陶瓷艺术家施珍创作的作品《牡丹玉壶春瓶》,脱胎于传承千年的越窰青瓷烧制技艺,带着远古岁月里典雅脱俗的意蕴,点染上诗意独特的釉彩,大方而精美的装饰,都让它成为点缀这场盛会的民族元素。
机场的国家元首贵宾楼外景
作为国外元首下飞机后最早感受到的中国元素之一,端庄典雅的越窑青瓷站在连通世界的舞台上,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倾倒来自全球的友人。
越窑青瓷源于上林湖畔的一泓碧色,书写着山水交融的唯美。作为大运河的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宁波正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也见证了青瓷的鼎盛时期。
施珍说:这次《牡丹玉壶春瓶》有幸入选G20杭州峰会展示,不仅仅是对自身艺术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对传承越窰青瓷文化的弘扬和鼓励。也是我们慈溪,宁波地域文化的骄傲。更是对陶瓷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
G20杭州峰会带来的东风是创新,联动和包容。
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
就是文化的创新,艺术的联动,作品的包容。
半年前,接到慈溪市宣传部关于选送作品参加G20峰会的相关展示的通知,施珍立马着手准备起来。她坦言接到这个任务既荣幸又颇觉责任重大,要在一个世界级的舞台上展示,这不仅关乎个人,而且是宁波越窑青瓷文化的一次重要展示。
最后,施珍决定利用传统经典的玉壶春瓶,搭配富贵端庄的国花牡丹为主要装饰,运用堆雕等创新技艺,成就了《牡丹玉壶春瓶》。
这件兼具传统和创新的《牡丹玉壶春瓶》也正与这次G20峰会“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不谋而合。
在越窑青瓷的创作上,施珍一直坚守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走作品器型的创新,如器型做大,做精致。走中西结合的创新,如制作咖啡具,创作更多精致又大气的作品,如茶盏。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道路,如越窰青花的作品烧制。上越陶艺要在不断创新中发展,不是做大而是做强。不是仿古而是高古,不是日用品而是日用的艺术品。
这件高44cm,宽26cm的《牡丹玉壶春瓶》,釉色是“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灵动,娴熟的烧制技艺又赋予她通透的类冰似玉的味道,整体形状挺拔端庄,创新的堆雕手法增强了立体雕塑的视觉效果。
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越窑青瓷从创烧的那一刻起,在生产工艺和装饰风格上一直体现着鲜明的个性。最经典的玉壶春造型,兼具自然的灵动和严谨的体系、比例。施珍说器物类人,他们也有头颈身,在合适的比例安排下,方能“顶天而立地”,自成性格。
无数制瓷匠师们巧运心思,独抒心机,将自己独具个性的审美情趣融会进越瓷造型之中,如同赋诗,如同作画,于是,越瓷造物透视出的是能工巧匠内心深处的精神灵气,传达出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与向往。施珍这件作品选用牡丹、莲瓣、蕉叶等作为装饰图案,亦庄亦谐,充满雅趣。
装饰上不仅使用了阴刻、阳刻还使用了半刀泥技艺,这种神奇悦目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创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技法,也体现在它的刻划纹样上。如这件《牡丹玉壶春瓶》,牡丹栩栩如生,蕉叶规整可爱,足部莲花点缀,每根线条都具有深浅变化,虚实之间,变化万千。
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一直就是主张和平的,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越窑青瓷不论是在造型文化上、釉色选择上,还是装饰艺术上都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亲和性。从某个角度上看,这种和平的思想一脉相承。
施珍说:“弘扬青瓷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有追求和向往,不断创新。”
G20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把中国的文化创新发展成就引领世界,是每个艺术工作者在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使命,越窰青瓷也将顺应时代潮流进入G20时代。
▼
施 珍
施珍,女,1972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毕业。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越窑青瓷传承人。九三学社社员慈溪市综合支社副主委,宁波市劳动模范。
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人才奖”;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联合授予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宁波市委市政府授予“六个一批人才”。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级博览会特等奖二项、金奖六项,银奖四项。作品《上林随想》被浙江博物馆收藏。作品《缠枝玲珑双耳瓶》获第五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作品《牡丹玉壶春瓶》入选2016年杭州G20峰会国家元首机场贵宾厅展示。
历史〡文化〡传承〡创新
越州古窑薪火相传,上林遗址青瓷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