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上林湖畔,女孩施珍与青瓷秘色的不解之缘——点燃千年越窑
2016-09-17 17:15:29 来源:浙江日报 2016年7月30日
1987年,陕西扶风县一场大雨冲开法门寺地宫,里面深藏着一泓春水般澄澈的13件“秘色瓷”。拂开厚厚尘埃,它们清晰解答了一千多年来关于“何为秘色”的猜想。而瓷器底部小小一方“上林湖供”字样,又把再造“秘色”的重任,悄悄落回了宁波慈溪上林湖畔满地的青瓷碎片上。
这一年,在上林湖畔捡瓷片的小女孩施珍,已经16岁了。那些凌乱的碎瓷片,不只是她儿时的玩具,拿捏在手上,越感沉重。
这一年,施珍收拾起包袱,跟着她的三爷爷——中国现代陶艺教育理论家、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施于人,远赴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随后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1997年,她作为我国第一个陶瓷美术领域的交换生,赴韩国首尔产业大学陶艺科进修。
生命进程到这里,很多人笃定,有着如此深厚艺术修养的施珍,会像爷爷一样走上学院讲堂,待在实验里研究艺术创作。可2000年学成归国后的施珍却力排众议,回到宁波上林湖畔。她租住在一间简陋阴暗的厂房里,干起了当年越窑窑工们的活计——烧窑制瓷。
“也许,那片满载‘秘色再现’梦想的碎瓷,恰好被我捡着了吧!”施珍总这样回答别人的不解。她静静守在千年越窑畔,潜心等待“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那一刻。
回上林湖,点燃千年越窑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
吟着古诗而来,从慈溪县城驱车30分钟才看到上林湖,明澈的山水里、浅滩上,躺着无数的瓷器碎片,清亮、浅淡,凉凉的。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 陶瓷界都认定,瓷器的成熟期是从东汉开始,之前的叫原始瓷,只有到了东汉,原始青瓷才完成向青瓷的过渡,而这一重要变化,便是在上林湖越窑完成的。
“在古代,几乎要花一年时间才烧一窑瓷器,成品率很低,好东西都进贡了,差的就砸碎在湖边了。”施珍对于这段历史最熟悉不过了。她遥指波光粼粼的上林湖,当年,环湖周围有青瓷窑址120多处,终日炉火不断,何等壮观。据不完全统计,五代期间,向中原王朝进贡的越窑青瓷精品就超过了14万件。
拾级而上,山色掩映中,赫然是沿斜坡而建的古窑遗址——荷花芯窑址。这座长40多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龙窑在唐朝曾盛极一时。
《宁波市志》中记载,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开辟了从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达高丽,东至日本,远销亚洲、非洲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
越窑延续烧制了一千多年,到了北宋末、南宋初才逐渐停烧。尔后的千百年,物是人非,上林湖畔的人们也渐渐忘记了这烧窑的绝活,秘方失传。
“烧了一千年,停了一千年。”这就是施珍来到上林湖前,越窑全部的故事。
2001年,上林湖畔有了新故事。“天下瓷器制作工艺大同小异,为何只有上林湖才能烧出最好的瓷器,关键在于这方水土。”施珍抱定想法,想要烧出原汁原味的青瓷,必须回到上林湖。于是,湖边不知何时多了间简易的工棚,里面摆上了一些窑具、烧炉,周边的村民只看见一个小姑娘在进进出出,每天带回来不同的泥巴。起初大家觉得很稀奇,但十天半个月也没看出啥动静,便慢慢失去了好奇心,留下寂静的上林湖和寂寞的烧窑活计。
正式开窑制瓷前,施珍几乎花了一年时间采集碎瓷,研究配方,还到处挖上林湖、杜湖的泥土和周边的石材,作为原料和釉料。万事俱备后,她选了个风轻云淡的日子,点燃了逝去千年的窑火,滋滋作响的炉火外,是紧张得汗流浃背的施珍,还有不时来捣蛋的蚊子。
十年钻研,再现千峰翠色这一天,适逢又一个“满窑”的日子,就像第一次烧窑时一样。施珍小心翼翼地把装好瓷坯的匣钵搬到窑膛,分行码好,次第安排好窑位,然后轻轻地,很郑重地关上窑门,开始了又一次让满满一窑瓷坯“蝶变”的烧制过程。这是她近两个月的作品,却不知道最后会“存活”几个。
“不管从采土、淘洗、成形、修坯等十多道工序做了多少功夫,关上窑门的那一刻,一切从零开始。”施珍说道。
眼前赫然放置的三个白铁皮包制的大圆桶形器物就是施珍的窑。“古代都是土窑,如今,我们则采用一些新工具、新机器。这几个是从国外引进的窑,烧制时温度均匀,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五六天就可烧一窑,产品很稳定。一般的礼品制作可以半机械化,一个石膏模子可做几十件,但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手工完成,独一无二。”
这一满窑是施珍烧秘色瓷的又一次实验,从2011年尝试烧秘色瓷后,她已记不清烧了多少窑了。
越窑的顶峰时期约200年,其中最有名的是秘色瓷。据记载,“秘色至明绝”。也就是说,到明朝,各地窑场停止了“秘色瓷”的生产。故此,秘色瓷釉色的精美不为近代人所知,人们只有凭借那“巧剜日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美妙去神思。
诸如我们不会砌窑烧瓷的人来说,神思已是满足,而施珍却想要做创造者,复原秘色瓷。
“最大困难,在于秘色瓷存世很少。”施珍说道,作为当时皇家贡品秘色瓷的诞生,是越窑青瓷在烧制中产生窑变现象,“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
施珍拿出了几片她的研究标本,是对照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秘色瓷的颜色,从上林湖边挑出来的一堆碎瓷片,与自己烧制的青瓷作品进行认真比对,用眼睛感悟相似和不同之处,然后再思考怎样改进工艺流程。“龙泉青瓷已经破解了冰裂纹的秘密,我们越窑青瓷为何不能破解秘色瓷的秘密?”
“主要是要搞清楚陶土配方、釉料和烧制火候这三大问题,瓷器是一种火的艺术,烧制过程中任何一点细微的无素,都可以产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只能不断试验。有时,一件作品要经过几十次甚至更多失败……”
“千峰翠色”是为秘色,几番困难重重后,施珍烧出来的作品已相当接近秘色了,累计百余种越窑青瓷精品从她手上复活。她创作的龙纹刻花瓶,在“非遗薪传——浙江青瓷精品展”中,成为浙江四大名窑中唯一获得金奖的越窑青瓷。
推陈出新,秘色猜想不绝
瘦瘦的瓶颈、圆鼓鼓的瓶身,古朴的秘色瓷留在很多人脑海里的形象是单一的。
“虽然青瓷很美,但造型统一,颜色固定。几千年看下来,会让人有点腻味,特别是年轻人,喜欢时尚事物,仅是龙凤造型已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同为年轻人的施珍,也看腻味了。于是,她的青瓷里多了些“佐料”。
施珍小心翼翼地从橱窗中捧出一件件自己精心创作的艺术珍品,边指点边介绍说,新的越窑青瓷造型稳重端庄,釉色滋润典雅,装饰技法新颖多变,构图非常美观,在这些艺术珍品中得到完美的视觉呈现。
看,一个《卷叶牡丹瓶》造型比一般青瓷大很多,瓶身上凹凸的花纹填上了更深沉的釉色,这是韩国的填釉工艺。一个《tiaodao金鱼双耳瓶》取材于唐代纹草双耳瓶,把纹草图案改为tiaodao工艺,把瓶耳换成了两条金鱼,仿佛紧贴在水波中呼吸游动,活泼而灵动。另一个《牡丹梅瓶》则周身用上了国外雕刻石头常用的浮雕手法,立体感极强。
离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不远的慈溪上越陶艺研究所,陈列着这些施珍的得意之作,有上百种之多,件件釉层柔和淡雅,匀润如玉,灵动清澈。令人惊讶的是,每件都有创新。古与今、中与外技艺精华的糅合,形成了施珍作品“黄中带青、青中带黄”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眼见着摆在面前的一件件青瓷艺术精品,我们已是肃然起敬,这一抔抔黄土,竟能演绎出如此精彩多变的青瓷世界。
在这片秘色中,我们还见到一抹艳丽的青色。一个盆子以秘色为底,上面用青色泼墨作画,取名《春江水暖》。“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烧制的青花瓷系列,越窑青瓷和传统青花元素相结合,演绎‘当代越窑青花瓷’。”施珍告诉我们,三年前,这个大胆的设想被列为宁波市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得到8万元财政补助。
在施珍的这个项目里,她更想把青花瓷产业化。她的创作开发团队,已招集五六个老员工,开始承接一些小礼品制作。他们每个月要烧2至3窑,但对于源源不断的订单来说,人员仍不足,规模仍是“小作坊”。
对施珍而言,有着“动听美妙故事”的上林湖越窑青瓷,开发潜力巨大。她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建议,广罗人才,创建集旅游、休闲、生产于一体的上林湖越窑青瓷产业园。那些关于青瓷秘色的猜想,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