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越窑秘色瓷密码 ——上林湖将恢复生产法门寺皇室贡瓷
2016-09-17 16:42:59 来源:慈溪日报 2016年6月17日
说到劳动模范,人们总会想到当选者或在经济上成果显赫,或在某领域有轰动效应。而对2013—2016年度宁波市劳动模范施珍来说,厮守在上林湖畔,多年来默默无闻地破解唐朝皇室里秘色瓷密码,为一般人所不了解。
一、悬案千古秘色瓷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越窑青瓷有母亲瓷之称,它是神州大地最早出现的瓷种。在河姆渡文化的奠基下,宁绍一带的陶艺不断发展,东周时已有瓷器的雏形,并开始有上釉的技术。由东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宁绍地域广布越窑窑场。位于上林湖的越窑遗址,到唐时已相当发达,从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及烧制都有重大进展,设有贡窑,生产的瓷器专供皇室享用,到了宋代,更改为官窑,专门烧制高级的宫廷用瓷,除了皇室成员外,其他人无权享用。到晚唐开始,越窑青瓷虽有外销,但国内民间仍然难以取得。秘色瓷的色彩如何?后人只能从诗文中想像其美。茶圣陆羽撰《茶经》,以当时最有名望的名窑、越窑和邢窑作比较,称道越窑青瓷“类冰”、“类玉”。著名诗人孟郊形容越窑青瓷晶莹有诗:“蒙茗玉花盏,越瓯荷叶空。”皮日休赞扬越瓯的含蓄、轻盈,诗称“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最脍炙人口的则要数陆龟蒙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诗文中可知秘色瓷的美妙神奇,但很难认准究竟是那种色彩,湖畔也找不到有秘色瓷字样的碎片,更说不上秘色瓷的烧制配方。中外陶瓷学家们力图解决这千古悬案。秘色瓷,诚如其名,成为青瓷史上最神秘的一章。到清代康乾盛世,皇宫中奇珍异宝堆积如山,唯缺真正的秘色瓷,以至乾隆皇帝不得不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
在静穆寥寥中历史经历1000多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场暴雨把法门寺供奉佛祖的十三级宝塔裂开,半边坍塌。1987年4月,重修法门寺原塔,在清理原塔塔基时,无意中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唐代地宫,地宫中发现了2499件稀世珍宝,“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在一块名为“衣物账”的石碑上,详细记载着13件秘色瓷:“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曡子共六口”,在继续发掘的地宫中室瓦砾堆中,又找到一个漆木盒,里面的13件瓷秘色与衣物账记载完全相符。此外,在漆木盒外还有一只精美绝伦的八棱长颈净水瓶,同为越窑秘色瓷。
千百年来,由于对秘色瓷缺乏比照的实物,对秘色莫衷一是,众说纷绘。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揭示了陶瓷史上秘色瓷的色彩之谜,可见千峰翠色倾国倾城,其质地细腻致密,造型优美柔和,色如山峦之翠,釉似玉石天润,在光线的照射下,碗盘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是盛着一泓清泉,从此撩开了越窑秘色瓷神秘的面纱。
认准秘色瓷的真切色彩之后,烧制贡品秘色瓷的配方,仍然神秘莫测。
施珍,土生土长在越窑青瓷土地上,又出生在陶艺世家、科班出生,决心担当起破解秘色瓷密码。
上林湖畔建有慈溪市上越陶艺研究所,施珍出任所长。
二、破解秘色瓷密码
施珍,具有传承母亲瓷越窑青瓷的先天优势,更有重放越窑青瓷的后天造诣技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早属余姚地域,今为慈溪市辖,古称越州地方,现归宁波大市。1972年施珍出生在余姚一个书香人家,她的从祖父施于人是陶瓷专家,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施珍称他三爷爷,她小时跟三爷爷到上林湖玩耍。上林湖群山环抱,千峰迭翠,水光潋滟,湖畔瓷片绝美,施珍在冥冥中注定与秘色瓷有不解之缘。三爷爷假期回乡,看到侄孙女在家里墙上贴有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许多奖状,又看到她的儿童画作,认为陶瓷与美术相互联系,越窑青瓷从造型到图案需有画家的颖悟。施于人慧眼独识。他说,我们家族中,男的多有人才,出过天文博士,力学博士,但还没有女的。他有心培养施珍。施珍16岁时,就跟着三爷爷来到景德镇,在那里度过了中学和大学时代,她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又作为公费交流生,负籍到韩国留学,在首尔产业大学陶艺科接受韩枫林教授直接指导。后来又授业于台湾,往来于海峡两岸,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异同。施珍还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兴为师。徐朝兴是浙江青瓷协会会长,工艺美术大师。施珍是徐朝兴唯一的嫡传女弟子,又博闻强记,视野开阔,不难理解她破解秘色瓷的功底。
重现秘色瓷,说得上青瓷史上最艰巨的任务。在上林湖畔,选泥、捣泥、造型,和泥巴打交道,要耐得寂寞,也有亲朋好友为施珍婉惜,好在爱人还理解她。施珍婚嫁在慈溪,爱人每年给她50万元钱,支持她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说是搞不出名堂来,让她玩玩泥巴也好,想不到连续三年后,施珍居然可以自立。
秘色瓷的千古悬案,在法门寺出土的青瓷贡品之前,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人见过皇室贡品的真实模样,湖畔众多碎片也仅仅是不同的线索,而在破解过程中,从瓷土配方、釉彩使用到火候控制,更是全部谜团。施珍研究自己制作的瓷品原料,与考古发现古代的瓷土遗存一致,秘色瓷的氧化钙、氧化镁含量较高,而成色的关键在于釉彩中的氧化铁含量。施珍经历过不同配比的瓷土和釉彩的尝试,从烧窑时的热切期待到开窑时的欢喜落空,经历一次又一次挫折。施珍践行十数年,终究尝到成功的喜悦。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记载茶具“越州上”,冰清玉洁,“青则益茶”,千峰翠色在施珍手中重现光彩,“黄中带青,青中带黄”,这是三月春光中的千峰翠色,千峰夺得春光,显得嫩绿黄亮,青瓷夺得千峰翠色,成为越窑青瓷所特有。这色彩施珍通俗地比喻为高档绿茶中第二泡的茶汤颜色,她解密后制作的青瓷茶具冲泡茶汤,与茶具融为一体,分不出茶汤与茶具的色泽,可领略唐代皇室秘色瓷的风彩,又得到美的享受。
业界认定:施珍——“非遗”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重塑越窑秘色瓷
越窑青瓷从东汉发端到南宋衰落后至今,风流千年,又衰落千年,如今要重塑光彩,显得任重道远。
不妨再看她破解秘色瓷的冶炼功夫,施珍以放松宽容的心情,扫掸烧瓷失败的阴霾,从不断比较古今中,找回浑然天成的感悟,引发了更多的灵感,历史上的秘色瓷随她重现,也创造了属于施珍的秘色瓷。在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的岁月中,施珍重塑越窑青瓷的各种瓷品达80件,每件精品先后要经过淘泥、成型、刻花、烧制等72道工序,作品分珍藏的、礼品的、日用的,又先后获得八项金奖或特等奖。她的有一件作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为国际工艺精品奖。其作品的色彩和图案,使人遐想到文静、端庄的江南少女,在阳春三月,戴着斗笠披着云彩翩翩而来,不张扬、不喧哗,是那么的含蓄、优雅,这件作品的名称为《云彩斗笠纹瓶》。
她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又精巧的手工技艺,创作出《蝌蚪弦纹瓶》,整个器形明快、简洁、纹样为跳动的蝌蚪,富有生气,荣获2013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法门出土的13件秘色瓷已按1:1的比例在复制过程中,估计今年10月可面世。
施珍如今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她质朴、高雅的气质,与秘色瓷柔和淡雅、湿润如玉互为映衬。施珍虽过不惑之年,看她仅30岁光景,面对未来的使命,人们相信她会攀登越窑青瓷又一个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