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土为“玉”的越窑传承者 ——记宁波市劳动模范、上越陶艺研究所所长施珍
2016-09-17 16:26:07 来源:慈溪日报 2016年5月4日
“你们看,这件青瓷上的图案像不像头戴斗笠的妙龄少女在阳春三月踏着云彩翩翩走来……”几天前,在上林湖畔的上越陶艺研究所内,省工艺美术大师、上越陶艺研究所所长施珍指着亲手制作的一件青瓷精品,娓娓向记者道出她当初化土为“玉”的精妙构思。
这件取名“云彩斗笠纹瓶”的青瓷作品,是2014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为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的作品。施珍说,它黄中带青、青中带黄的特点,正是越窑青瓷所特有的“千峰翠色”。
陶瓷是一门火的艺术,越窑青瓷则是土、釉和火完美结合的结晶。这些年,施珍一次次火中取莲,化土为玉,成就了一件件“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青瓷精品。
在上林湖畔寻觅灵感
施珍从小便和青瓷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她常到上林湖畔的外婆家去玩,散发美丽光泽的碎瓷片,总是令她心驰神往。施珍的三爷爷施于人是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理论家、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引导下,16岁的施珍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陶瓷设计,之后又先后前往韩国、台湾等地学习进修。
虽然有着中西合璧的“学院派”背景,但施珍深知学校里所做的只是“小打小闹”,要做出好的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之后,她鼓起勇气前往龙泉,拜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请他传道授业解惑。
“上林随想”是施珍师从徐朝兴之后的第一件青瓷作品,创作的灵感跟儿时漫步上林湖的记忆不无关系。瓶底至瓶口,由深色往浅色过渡,仿佛墨汁浸染,在水光中漾起青色的波纹,瓶颈则如同江南女子的脖颈,纤细、温润,给人以柔美的观感。“不能说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但确实让我内心舒畅。如同抛开冗杂的琐事,将想法投进思想的湖水里掀起涟漪的感觉,所以叫它‘上林随想’。”
“上林随想”是施珍第一件成功的大型作品,也是她在陶瓷制作过程中的巨大转折点。它有着施珍赋予它的独特美感,也是孕育着施珍风格的雏形,是传承之后的一种创新,令人眼前一亮。
匠心独运间体现价值
走进外墙青灰色的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展厅内一件件器形古朴、工艺精细、釉色如玉的青瓷作品,无不吸引着你的视线,不经意间让人露出惊艳目光和发出声声赞叹。所有这些类冰似玉的青瓷精品,都出自施珍干净整洁的工作室。
“追求艺术需要精益求精,精不仅体现在工艺上,也体现在平时的点滴中,干净清爽的工作环境,能赋予我更多创作灵感。”这点,也确实在施珍身上得到印证。无论是阳刻也好、阴刻也罢,施珍手中的刻笔总是在陶土上留下精美的痕迹,这些痕迹经过1300摄氏度高温烧制后,最终成了瓷瓶上飞舞的花纹,在青黄相融的釉色间传递最朴实的自然美。不过,施珍永不满足,她常常拿着自己烧制的青瓷作品,与一些出土的秘色瓷对比,用肉眼感悟釉色的细微差别,用触觉感受纹络、感受质地。
在慢慢琢磨改进工艺的过程中,施珍的内心也日益沉稳自信。“做青瓷永远急不得,从采土、淘洗、成形,再到修胚、补水、素烧、描绘、上釉,最后进窑烧制,每一样都要尽可能好。”施珍说,精工才能出细活,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她会耗上几个月时间,日复一日无悔的投入,让她拥有了一颗坚毅的匠心,在青瓷文化的土地上默默开垦。
付出总有回报,近些年,她屡屡斩获重量级大奖。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义乌“文博会”金奖、浙江青瓷精品展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展铜奖……她的不少作品还被浙江省博物馆、台湾会馆等永久收藏。
返璞归真中传承文化
2010年,施珍有了自己的陶艺研究所,并取名“上越”。从此,她决心留在慈溪、留在她梦牵魂绕的上林湖畔,将青瓷文化传承下去。
“取名上越,一是因为研究所就建在上林湖越窑遗址旁;二是包含着要始终积极向上的意义。”施珍说,成立研究所后,她更加努力地去寻找这门艺术的突破口,更加用心去思考、去创作每一件作品。
这几年,施珍先后收了不少徒弟。她认为,干这一行,光有兴趣不行,要做好做精还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手艺的传承更应严谨,因此除了毫无保留地教导,她也会告诉徒弟们专注、用心做陶瓷的基本品质。
千年越窑,千年工匠。72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非遗传承,工匠传承,一脉相传。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代相传的过程就是工匠精神代代相传的过程。当劳模,做工匠,传技艺,要创新,匠心所致,美学生活。这就是施珍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