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珍 火中取莲人
2014-02-25 11:26:10 来源:《东南商报》
1.是莲花,还是泥巴,出窑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2.作品《上林随想》。
3.韩国教授韩枫林手把手地教施珍拉坯。(该图由施珍提供)
人物名片
施珍,1972年生于浙江余姚。现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慈溪市上越陶艺研究所所长。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博览会金奖五项,银奖四项,省级金奖四项,银奖一项。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以“重塑越窑青瓷”为专题对她进行报道。被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人才奖”、“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等称号。
如果说世间有一种艺术,需经过千度的火、万分的爱来锻制,才能成器的话,越窑青瓷就是这一种。而烧窑的人,必须经得起火的考验,情的煎熬,心的澄澈,才能烧制出如此温婉如古玉的器皿,犹如在烈火中汲取出壮美的莲花。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通往慈溪上林湖的路上,漫山遍野的青瓷碎片,在冬日的暖阳下波光潋滟,似在述说越窑青瓷昔日的璀璨。
在上越陶艺研究所,看到越窑青瓷传承人施珍。澈亮的眼睛,顾盼生辉,全然没有烟熏火燎的气息。举手投足之间,不由让我想到“明月染春水,玉手擢青瓷”的意境。
记者 陈也喆/文 王 鹏/摄
1 文化底蕴
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为“母亲瓷”。陶瓷界都认定,只有到了东汉,原始的瓷器才完成向青瓷的过渡,而这一质变,就发生在上林湖越窑。
然而,到了北宋末年,烧制了一千多年的越窑火焰渐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五大名窑里,不见越窑的原因。
1987年,一场暴雨浇开了西安法门寺地宫深藏的秘密。考古人员发现,13件秘色瓷,如一泓春水般静静地流淌着,这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而瓷器底部小小一方“上林湖供”的字样,像冬日里的火光,点亮了上林湖沉寂千年的越窑。
何为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开启之前是个千古之谜。只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整个工艺流程都秘而不宣。人们只能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想象。
而重造秘色瓷的重任,辗转千年,又回到了上林湖畔。
秘色究竟是一种什么颜色?那一年,施珍才15岁,她的心中还没有答案。
2 家学渊源
施珍家住余姚,外婆家在慈溪,“小来外婆家”,小时候,每到放假,她就去上林湖畔的外婆家玩。湖边清凉的碎瓷片,是她孩童时代的玩具。外婆灶跟间的青瓷碗,让她久久地凝视。
施珍对青瓷的喜爱,也许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召唤。她家学渊源,三爷爷施于人是中国现代陶艺教育理论家、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施家虽有中国第一位双博士施浒立,却还没出过女大学生。施于人见她小小年纪爱画画,玩吉他,极有艺术天赋,就有心栽培她。
作为硕士生导师,施于人曾培养过许多陶艺界人才。他独创青花“锦施蓝”,他创作的古彩作品《富贵团圆》被故宫博物院永久珍藏。面对自己从小宠爱的孙女,他教她画画,教她分辨陶瓷的优劣,在她稚嫩的心里播下艺术的种子。
施珍16岁那年,陶艺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亟需雨露滋养。她跟随施于人,远赴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随后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
施于人说,做陶艺的人,往往美术功底不深厚,而学美术的人,又不善做陶艺。施珍明白,自己该往哪里走。
3 国外深造
1997年,施珍远赴韩国首尔产业大学研习陶艺,她是中国第一个陶瓷美术领域的交换生。她的老师是韩国一流的陶艺教授韩枫林。他创作的“手拉手”雕塑作品,永久陈列在韩国汉城奥林匹克雕塑公园里。
初到韩国,最大的问题是完全陌生的语言,施珍一边学韩语,一边学艺术。韩枫林没有教那些难懂的理论知识,而是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他手把手地教施珍如何踩泥、揉泥、拉坯、利坯、烧窑。
在韩枫林的帮助下,她到韩国最负盛名的陶艺画廊勤工俭学,在那里认识了多位活跃于韩国陶艺界的艺术家。每周日,她都去参观韩国的画廊,汲取不同的艺术养分,拓宽视野。
韩国的陶艺风格受西方影响很大,注重个性和自由。有一次,施珍烧制一个杯子,拉坯时不小心,留下不规则的边缘。她战战兢兢地对韩教授说:“拉坏了,重做。”
没想到,韩枫林却心生赞叹:不规则是一种美,拙味纯真,率性之美。因为“拙味”留下手的痕迹,才使得这个作品有了鲜活灵动的生命,不再呆板。
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施珍,富有灵气的她顿时豁然开朗:“冰裂纹”正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才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瓷器中的tiaodao工艺,就是因为手发抖,营造出tiaodao纹,才发展成为一种工艺;千古一绝的秘色瓷,也正是因为在烧制中产生窑变现象,才出现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
这些都是艺术创作中,游离于循规蹈矩外,不经意间流泻下来的美。
在韩国的两年学习生涯里,施珍汲取了日韩乃至西方的艺术养料,互补了大学时代缺失的那块自由灵性的艺术田地。
之后,她又赴台湾做文化交流4年。然而,孙女继承祖上衣钵,爷爷却再也看不到了。施于人因意外不幸去世。施珍化悲痛为力量,决心继承爷爷的遗愿,传承发扬陶瓷艺术。
4 回归家乡
施珍艺术馆内,陈列着她多年来的心血凝结,足有上百种,件件灵动清澈,宛如霜花。有一个瓷器位于正中,在外行人眼里,它虽没有华丽富贵的雕饰,细瘦的瓶颈,圆鼓鼓的瓶身,但釉色晶莹温润如玉,名字亦颇具诗意,名曰《上林随想》。
施珍说,如果把其他作品比作记叙文,这个作品就是抒情散文,是自己对上林湖的思念之情。这种思乡的情绪,在施珍心里酝酿已久,待她学有所成,回到家乡,在上林湖畔徘徊漫步,艺术灵感瞬间迸发,这也是她创作的第一件艺术品。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2000年,当施珍学成归国,当大家以为她一定会登上讲堂,传授她满腹的艺术理论时,她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到上林湖畔,租了一间阴暗潮湿的简陋厂房,烧窑、制窑,做起了粗活。
你想象不到,采土、淘洗、成形、修坯、涂釉、烧制等十多道工序,都由眼前这个温婉的女子完成。
瓷器是火的艺术,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过程中任何一点细微的差别,都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是莲花,还是泥巴,窑门没打开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她已经记不清自己烧过多少次窑,有过多少次失败,但每逢开窑的日子,她仍然满怀激动与期待,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接受窑瓷坯在火中的蝶变。
上学的时候,她做的大多是小茶具,她并不满足于那些小打小闹,她要烧制有灵魂的越窑青瓷。只是,越大越重的瓷坯,越难烧制成功。
起初,她没日没夜地烧,精心地把装好瓷坯的匣钵搬到窑膛,然而,等到打开窑门的时候她哭了,所有瓷坯都做坏了,成品率为零。
施珍心力交瘁的样子,丈夫看不下去了:“不要再做了,做点别的事,即使什么都不做,我也养得起你。”
难过归难过,她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第二天,她一个人坐着大巴到龙泉,拜见徐朝兴,向他请教烧窑失败的原因。徐朝兴是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的传承人,从不轻易收徒,他的门下仅有十名正式弟子,个个都是省级以上的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身价均在数十万元以上。
在徐朝兴的指点下,施珍继续回去试验。一次次的烧制,一次次的失败,当她做出第一件作品《上林随想》时,不禁热泪盈眶。
后来,她成为徐朝兴唯一一位嫡传女弟子。
5 坚守越窑
“龙泉青瓷已经破解了冰裂纹的秘密,越窑青瓷为何不能破解秘色瓷的奥秘?”这是日夜盘桓在施珍心头的一句话。
坚守越窑,就像守住一颗焦灼的心,虽然技术精进后,窑外有仪器表,窑内有探测锥,两者都能度量出温度,但都不是最精准的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靠目测。
她常常拿自己烧制的青瓷作品,与唐代秘色瓷的颜色相对比,用肉眼感悟釉色、胎质、装饰的差别,再思考怎样改进工艺流程。
一边观察,一边领悟,耳畔时时回荡着施于人谆谆教诲:若不知古,无法传承;若只守古,将与时代脱轨。
她独创的新生代锦施蓝系列,传承施于人的艺术灵感,将陶瓷的粉彩、古彩、青花等绘画技艺,与现代的几何图案结合,融入日韩陶艺风格,形成特有的艺术魅力。
醉心于创作之余,她还埋首学术,研究归纳出越窑青瓷的“三美”特征:材质釉色美、器形装饰美、工艺美术美。
除了坚守,还要传承。如今,施珍招收了4个徒弟,都是美术专业出身的大学生,她手把手地教他们制瓷,一如当年师傅教她。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是越窑青瓷的培育基地。在这里,施珍让孩子们体验拉坯,说白了,就是玩泥巴。陶瓷真是件奇怪的东西,既可以是孩童无心的玩捏,也可以是穷尽一生的课题。
时至今日,在上林湖畔长期生活体验和摸索,施珍对“秘色”已有自己的领悟,那是青中带黄,黄中带青的天然湖水碧色。
上林湖的湖水,不管春夏秋冬,湖水的颜色永远是“千峰翠色”的碧色。因此,也只有上林湖这一方水土,才能“巧剜日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烧出秘色的越窑青瓷。